【記者陳品融、吳冠伶、廖澄妤綜合報導】火車聲劃破天際,矗立於鐵道旁的八棟樓熱鬧非凡。午後時分,父母牽著子女,情侶雙雙對對,放學後穿著制服的學生成群結伴,穿梭在唱片行、服飾店、各地餐館,流連於樓與樓、天橋與天橋間,歡聲笑語在狹小的空間裡沸騰著,直至天色暗下,華燈初上。
時光倒流回1970年代,這裡曾是老台北繁盛一時的重要地標:中華商場。
「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穿越時空十分鐘,進去中華商場逛一圈,他大概會了解當時社會的人事物是什麼樣子。」文史工作者張哲生這樣描述。
從1961到1992年,歷經發跡、繁華、與衰敗,中華商場成就了台北西區的黃金時代。1992年因拆遷而消逝的這一幕幕畫面,多年後在作家吳明益的小說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重現,如今更因公視翻拍電視劇而鮮明了起來。
過去商場繁盛時期頗有代表性的店家,便是李大吉禮品店。作為上游批發商,李大吉在全盛時期共有13間店面,是當年全台禮品店的龍頭。1961年營業至今,走過近一甲子的起伏,也見證了中華商場的興衰。
中華商場位於台北西區的中華路上,沿鐵道而建,由忠、孝、仁、愛、信、義、和、平共八棟建築組成,棟與棟之間以天橋相連。 圖/文建會提供
中華商場發跡 父子兩代撐起禮品事業
西門捷運站旁一間店裡,陳舊的櫥窗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獎座、紀念章,走近一瞧,天花板上妝點著五彩錦旗,讓整體空間更顯狹窄矮小。滿頭白髮的李宗興,便坐在這堆滿貨品的小店裡,和電話那頭的客戶討論著訂單。應對進退間的圓滑、幹練,不難讓人看出那長達半世紀的事業經營歷練。
1961年,中華商場落成,李宗興於同年呱呱墜地。身為李家長子的他,就此與李大吉禮品店結下一生之緣。
國共內戰後,李宗興的父親李溪安自山東逃難來台,落腳在中華路的鐵道旁,靠著擦皮鞋勉強維生。彼時的商場,不過是一整片違章棚戶,聚集了來自各地的難胞。為整治市容,省政府、警總、北市府等單位組成「中華商場整建委員會」,將棚屋拆除,並現地整建出八棟現代化樓房,命名為中華商場。李溪安以辛苦掙得的微薄積蓄購入一家店面,開啟了他的禮品事業。
李溪安賣命工作,並將所有資本集中挹注在中華商場,一點一滴,不斷擴大事業版圖。「中華商場大概最努力的就我爸了!」說這話時,李宗興圓滾滾的眼珠子張得好大,絲毫不掩對父親的崇拜與自豪。
他回憶,直到父親年邁生病前,他從未讓自己放過一天假。
李溪安甚至曾為每日營業額立下目標,「他今天沒有賣一萬塊不吃飯,他真的不吃飯。」為了達標,意志堅定的他,甚至營業到凌晨一點才肯打烊。
艱困環境中求生 七〇年代終熬出頭
回憶起童年時商場內的生活,李宗興說,一間2.5坪大的店面,底下是營業場所,上頭還有間小閣樓,存放著貨品和一家七口的作息起居(也難怪如今在西門町的店鋪,李宗興處得安然自得,毫不在意那低矮空間帶來的壓迫感)。此外,店內沒有廁所,男女老幼如需「方便」一下,都得投靠外頭的公廁;若在寒冷的冬夜,這樣的出門「方便」,則一點都不方便了。
另一方面,商場內亦無現代化的淋浴設備,洗澡這檔事自然不如現在舒適。早年,居民除了前往鄰近的公共澡堂,便是拿個大臉盆,在家門口就地盥洗。小孩子光著上身,只穿條小褲子;結束一整天的勞碌後,男人們也會吆喝著左右鄰居:「欸!來洗澡!」七、八個大男人圍在一起,邊洗邊聊天,「今天生意怎麼樣?」、「我後背癢,幫我抓一下。」在居住品質僅勉強算得上「堪住」的地方,住戶間彼此的交流互助,在這平凡的日常中構成了一幅幅幸福光景。
1970年代,中華商場沿路開始設起了公車站牌,同一時期,台灣正值經濟起飛,搭上雙重順風車的李大吉禮品行,生意蒸蒸日上。全盛時期,商場內共有四、五十家禮品行,作為上游批發商的李大吉,甚至拓展到十三家店面,雇用十幾位員工,來客絡繹不絕。
當時還是小孩的李宗興,騎著鐵馬,小小的身軀要使勁往前壓,或是在車頭也掛上貨物,才不致失去平衡而摔跤。他每日可幫忙送貨達七、八次,生意之興隆,可想而知。
「今天要發員工薪水,不用準備預備金,早上賣一賣晚上就可以發。」李宗興不諱言,以前一天營業額約為現在的十倍。
全盛時期,中華商場的生意究竟有多好?李宗興回答,有時店家忙到連吃飯、喝水都來不及。他談起往事,彷彿歷歷在目。 圖/廖澄妤攝
食衣住行通通包 商場仍難逃拆遷命運
除了禮品行,商場內也有販售珠寶、古玩、服飾、雜貨、唱片、電器等商家,可說包辦所有民生需要,應有盡有。
「它不只是台北市,是當時整個社會的縮影。」張哲生觀察。
中華商場不僅匯集台北人的食衣住行,更是許多中南部人對台北的第一印象。北上的火車進入台北車站前,會先經過中華商場。夜裡,來自中南部的乘客,半夢半醒間看到連棟建築物上閃爍的霓虹燈,就知道台北到了。
當時誰都沒想到,交通位置竟也成為商場被拆除的原因之一。
1980年代,中華路附近陸續進行鐵路地下化、興建捷運等工程,而捷運正好通過商場下方,需挖開中華路以縮短工程時間。
不只如此,20年來,台灣社會不斷進步,經濟也持續成長,急就章蓋起的中華商場,在80年代已略顯老舊、落伍。再加上商場租戶的租約早於1981年到期,台北市政府便動了拆除念頭。
為了中華商場的產權爭議,商戶們與財政局還鬧上法庭,最後在前台北市長黃大洲任內,確定由市政府勝訴。
這八棟北台灣的指摽建築,終究難逃拆除命運。
談起這段過去,李宗興嘆了口氣,說:「拆除的時候大家怨聲載道,每一個人都難過,畢竟一輩子的心血都在那裡。」
前台北市長黃大洲於任內確定拆除中華商場,店家與住戶在商場內掛上「市長豬心」、「為保衛家園而戰」、「先安置後拆除」、「我們誓與中華商場共存亡」等布條抗議。 圖/張哲生提供
食衣住行通通包 商場仍難逃拆遷命李大吉不滿配套措施 搬遷後生意慘淡運
1986年,商場所在的延華里、龍華里里長成立中華商場整理整建委員會,帶領抗爭。李宗興回憶,當時大家無所不用其極,憑著滿腔熱血對抗政府,爭取就地合法化。台北市議員開會時,甚至有抗議人士,作勢從議場二樓的觀眾席往下跳,導致觀眾席後來加蓋防護玻璃。
「那玻璃是中華商場搞出來的!」說起這項「功績」,李宗興得意地大笑起來,但語氣隨即一轉,感嘆過去大家什麼都不懂、缺乏法律相關知識,「抗爭也沒有用啊,政府政策下來,你也爭不過他。」
李宗興原先也有加入委員會,但後來身體欠安,便沒有持續積極參與。他回憶道:「拆除當天我沒在現場,但很多人都哭得要死。還有一個老頭看著電視機,氣起來,『啪——』把電視機都打破了。」
張哲生也還記得,拆除時很多人還留在商場內,不肯離開,有個老先生甚至是被警察抬出來的。
對店家、住戶而言,中華商場不只是個賣東西的地方,更是他們居住了幾十年、充滿回憶的家。
商場拆除時,每戶租戶可領到50萬元救濟金,並選擇安置到地下街,或優先配售國宅。「政府這樣做,真的不是很好。」李宗興搖了搖頭抱怨道。他認為,這些措施都不夠完善,尤其是安置計畫還未完成,政府就先將商場拆除,店家幾年後好不容易等到安置,長期累積下來的客源,早就斷了。
張哲生也認為,應仿照如今南門市場拆除的模式,先讓店家暫時搬進中繼商場營業。
至於優先配售國宅,李宗興指出,國宅畢竟還是要花錢買,「開玩笑,(商場)拆掉都沒有生意了,還有錢買嗎?」
兩個選擇間,李溪安挑了地下街,但那邊的店面如今都已出租。他早在商場拆除前就先買下新店面,新的李大吉,便在漢中街持續營業至今。
1992年10月20日,市政府正式拆除中華商場。李宗興永遠忘不了,那年,他一當完兵回來,便忙著搬店面。懷孕的妻子,甚至還因此操勞到流產。
遷至漢中街的第一個月,李大吉只接到一筆50元的生意,父親拿了個銅板給李宗興看,說道:「我們完了!」回憶當時,他激動地問:「50塊怎麼活?」店面搬遷的過程中,接不了訂單,好不容易安頓下來,也需一個個把老客人找回來,再慢慢增加新客戶,花了七、八年,才終於養成新客源。
即便在最慘淡的時期,李大吉也沒有停業或改做其他生意。李宗興說:「改行也不知道要改什麼,當然就是繼續做。」
遇到逆境怎麼辦?如今他以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語氣回答:「想辦法嘛。」客戶其實都還在,只是要設法把他們找回來、告訴他們:「我在這裡。」
電視劇復刻舊時歲月 商場永留世人心中
如今事過境遷,當年的商家與住戶也已在新的歸宿安頓下來,然而中華商場於他們而言,仍是心裡的遺憾。
畢竟,抗爭行動長達七、八年,拆遷卻是一夕之間。
「沒有人想過中華商場會被拆掉。大家覺得它就是永遠都會在那個地方,以後還會帶孫子來逛。」張哲生憶起令他魂牽夢縈的童年回憶,止不住語氣中的惋惜。「商場是在它還不想消失的時候被迫消失,這樣的東西更讓人懷念。」
曾經住在中華商場、現為台北地下街行政服務中心理事主席的盧寶鐘談起過往,也難掩不捨之情。當年因出外求學而未能參與抗爭行動的她,是在一次出差轉機過程中得知噩耗。
「我出差回來時在香港轉機,看到台灣的報紙上寫:昨天已將中華商場拆除。」她的臉上,早已經全是淚水,「那個剎那,坐在飛機上,眼淚就掉下來了,畢竟是自己成長的地方。」
中華商場一間間房子裡都住著不同故事,許多人過去的影子影影綽綽,昨日的悲與喜也彷彿還在那停留。
28年後的今日,電視劇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復刻了整棟中華商場,逼真的場景喚醒許多人心中失落的記憶。但片場終究是片場,經不起風吹雨打,更無法承受人來人往,最終也難逃戲劇拍攝後被拆除的命運。
張哲生嘆道,「感覺是這輩子第二次和中華商場道別。」
感嘆之餘,也不免擔憂城市記憶將留下空缺。他強調,近代歷史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消逝,卻最容易被忽視,當老一輩逐漸凋零,物品與記憶的保存也將越來越困難。
如今有電視劇作為契機,政府與民間或許能藉這次經驗,集結更多照片、文物,攜手規劃一座永續經營的園區。
天橋上的魔術師》片場一隅,以李大吉為雛形所設計的「華興獎盃獎章獎狀專賣店」,其中許多道具由李大吉出借。 圖/老屋顏提供
重建實體場景有其難度,以數位化保存便是另一條出路。
自2018年起,文化部開始推動「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」,由各民間團體提案申請,進行相關主題的徵集與紀錄,並將資料保存在記憶庫網站上,授權給大眾使用。
截至目前已有110多個民間團體獲得補助,「追尋天橋上的時光:中華商場與台北庶民生活記憶1961-1992」便是其中之一。「從認識自己開始,也包括認識自己的所在地,有了這些文化的認同,也才會有民族自信。」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主持人羅慧如表示。他也期許,未來能有更多相關學術研究、民間創作能以徵集資料為題材,讓常民記憶能延續下去。
「我覺得過去就過去了。」李宗興說。「但這部戲(指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)的好處是,過了二、三十年,我還是可以看到中華商場這個場景。」
回到日常,生活還是一步步地向前,偶爾想起短短31年的黃金時光,想起在耳邊迴盪著的嘻笑吵鬧聲,想起在商場上演著的人生百態、繁華興衰。哪怕實體場景消失了,李宗興和許多人仍將過去記憶細細收藏,那些舊時歲月,他們都曉得,也都記得。
吳冠伶
千禧年生於打狗,貓空寄居中,政大新聞系三年級。喜歡打狗大於貓空,喜歡貓貓狗狗,但貓貓大於狗狗。